当前位置:首页 > 汇率 > 正文内容

稳汇率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和我国经济发展

海投排行3年前 (2022-10-29)汇率462

人民币为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但市场占有率仅1.68%。同时,人民币在储备货币中排第七,占比1.39%,远低于日元(4.81%)和英镑(4.81%),而美元和欧元在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分别高达62.48%和20.39%。显然,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途。人民币国际化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也不应急于求成。

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经济或是金融因素考虑,目前也不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时机。但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较为稳定的汇率,有利于建立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信用。正如美元在国际化之初是与黄金挂钩的(即金汇兑本位制),这有助于美国政府赢得抗通胀的信誉。而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与黄金脱钩,当时的美元已经成为世界货币了。

从美元国际化的历史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汇率制度也经历了长期的演变,才形成今天的样貌。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选择会受到一国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为它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有所不同。比如非贸易部门往往得益于强势的本币,而对外贸易的部门希望看到本币贬值趋向。

历史上美国国内也曾发生过关于汇率政策的激烈争论。19世纪后期,那些有着大量国际敞口的商业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是金本位的主要支持者,而贸易品生产商则期望美元贬值,后者自然是反对金本位制的。美国关于金本位的激烈斗争背后,是19世纪的美国既是领先的初级产品生产国,有大量农产品和原材料出口,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有着实力强大的国际金融部门。

没有一种汇率制度适合所有国家以及一个国家的所有时期。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汇率选择的复杂性。作为转型经济体,我国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不足、经济体制有待完善,经济结构仍在转型过程中,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具有相当大的经济体量和影响力。尽管从一般规律看,大国倾向于选择浮动汇率制度和灵活的汇率政策,但对汇率浮动进行一定管理,是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

总而言之,综合考虑短期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经济中长期的改革和转型发展,单兵突进的改革往往得不偿失,而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在当下更为迫切。

汇率制度的制定和汇率政策的选择理应是服务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工具,汇率的灵活、双向波动本身应是有效缓解外部冲击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更不应因此而反向制约宏观经济金融调控的主动权。随着我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转型升级和平稳健康发展,中国若能越来越少地受到汇率波动的制约,对汇率风险的转嫁能力也更强,也就不存在所谓“浮动恐惧”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海投排行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pinnedo.com/exrate/162.html

分享给朋友:

“稳汇率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和我国经济发展” 的相关文章

比特币骗局4000亿美元的庞氏骗局?

比特币是骗局吗?下面2-3楼的内容发表于几年前。现在回头再看看,也许会有很多新的感慨!比特币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是虚拟货币的No.1。目前人们对它的争议非常大,看多的和看空的争执不下,双方难分胜负。真理很多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骗子往往也只是少数人。所以真理和骗子往往很难区分。我们对多方和空方的观点...

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历程和前景

自1949年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便处于不断改革与变迁中。一般而言,推行汇率制度改革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国内外制度环境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国内产权制度安排和货币兑换性安排发生了变化,进行汇率制度改革意在将本币在外汇市场的非均衡状态调整至趋于均衡。由此,结合中国制度环境的变迁,我们可以将人民币汇率制度...

不可能三角蒙代尔理论

一、概念不可能三角,指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如果一个国家想允许资本流动,又要求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就难以保持汇率稳定。如果要求汇率稳定和资本流动,就必须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1997年,泰国、印尼...

现汇买入价

现汇是指由国外汇入或由境外携入、寄入的外币票据和凭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到的主要有境外汇款和旅行支票等。现汇买入价,指银行买入外汇的价格。很多人经常询问为什么银行的外汇存款分为现汇(外汇户)和现钞(外钞户),而且这两者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存在着一定差别。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现汇和现钞的区别说...

现汇与现钞的区别

现钞和现汇是外汇资产的两种不同形式。现钞,指个人或单位里持有的境外发行的钞票,是外币实物。现汇,指个人或单位在银行账户上的外汇存款,不是外币实物。包括用现钞存入银行账户的外币,从境外银行汇到境内的外汇存款,以及银行可以通过电子划转直接入帐的外币汇票、本票、旅行支票等国际结算凭证。个人或单位从银行买入...

亚洲金融危机-1997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中国政府沉着应对,成功度过危机。...